背景海报
分享到:

全国重点省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分析

作者:辰讯 发布日期:2024-07-25

2024年,低空经济在中国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式迈入低空经济的元年。随着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个省市区相继出台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可见国家层面对其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低空经济以其绵长的产业链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的综合贡献,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为33.8%。预计到2030年,低空经济将形成两万亿级市场规模。

本文将聚焦全国重点省市地区,就低空经济产业规划及政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总结。


01

国内重点省市

低空经济规划及政策


自2010年以来,四川、海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省份作为国内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先行者,在推动空域管理革新和通用航空产业的增长方面不断进行深入探索。随着2021年中央政府的积极倡导,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27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的目标。

在地市级层面,深圳、苏州、珠海、合肥、芜湖、成都、福州、武汉等城市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实施方案、行动计划,以及针对产业的具体扶持政策(详见下表)。深企投产业研究院预计在2024年年内,国内主要地市将广泛推出针对低空经济的详细行动方案和具体措施。

表:国内重点城市低空经济规划政策

????


02

国内重点地区

产业发展现状


图片

图:截至2023年底国内重点城市低空经济企业数量及产值分布图


01 深圳市

深圳市无人机产业规模庞大,低空经济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备度及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领先,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先驱引领者。

深圳是全球无人机之都,拥有涵盖生产制造、研发应用、人才培育等环节的全产业链,聚集大疆、丰翼科技、道通智能、科卫泰、路飞智能、深圳大漠大智控、天鹰装备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产业链条完备度世界领先。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深圳市无人机企业数量达1730家,年产值960亿元人民币,消费级占全球无人机市场的70%以上,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50%以上。同年新开通无人机航线77条,新建无人机起降点73个,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60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第一。

深圳正在加快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拓展涵盖快递配送、医疗救援、城市治理、应急抢险等多领域的产业应用场景。深圳市规划到2025年底全市建设完成600个起降点,采用“边建边使用”策略,目前已开工建设100多个eVTOL起降点。2023年,全球重点eVTOL厂商德国Lilium宣布中国总部落地深圳,广州亿航、上海峰飞等国内eVTOL龙头也纷纷宣布进驻深圳。预计到2025年,深圳市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02 广州市

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积极构建低空经济产业新高地。

广州市无人机和通航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其中,无人机相关企业共计1000余家,涵盖了研发制造、检测认证、飞行运营和服务保障全产业链,已形成了64家低空经济核心企业,包括电子五所、极飞科技、亿航智能、华科尔、优飞科技、成至智能、中海达、南方测绘、顺丰、美团、亿航、迅蚁、广州穗联通航、知行通航等公司。在eVTOL产业领域,广州拥有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广汽集团等eVTOL和飞行汽车重点企业。2024年3月,多家eVTOL公司首次在广州CBD实现示范飞行。

未来广州将持续拓展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公共服务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致力于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计划到2027年,广州市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


03 上海市

上海市在eVTOL研制领域独具优势,各区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上海市在集成电路芯片、人工智能、信息通讯等方面为低空经济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在动力系统、飞控系统、导航系统、航电系统等技术领域具有显著的研发优势。作为全国率先提出发展eVTOL这一前沿新型领域的城市,上海市已聚集了峰飞航空、时的科技、沃兰特航空和御风未来四家头部eVTOL企业,并在eVTOL产业链上下游均有布局,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目前,上海正持续探索eVTOL在低空旅游、城市交通、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预计到2035年,上海市eVTOL产业市场规模可达到5000亿元。

金山区华东无人机基地作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已累计引进涵盖制造、应用、材料等各类无人机产业链企业近40家。目前已获批8条无人机物流航线,海岛物流运输已累计飞行近1.5万架次,城市物流已累计飞行超2万架次。规划到2025年,金山区无人机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100亿元、企业市场估值达到100亿元。青浦区长三角低空经济虹桥产业园于2024年1月揭牌,聚焦电动飞行器制造、新材料研发生产,测绘无人机、旋翼及固定翼无人机研发制造,无人机芯片研发,以及飞机发动机维修与养护等低空经济细分领域开展建设。闵行区集聚了时的科技、沃兰特等eVTOL整机企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04 北京市

北京市低空经济科研优势显著,聚焦先进整机研制,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北京市聚集了航天科技、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电科等央企研究院,以及清华、北航、北理工、中科院等相关研究院所科研力量,聚合了低空经济重点企业115家(涉及无人机、低空防御系统、高精度导航、雷达、通信装备等领域),巩固低空制造全产业链竞争力,支持先进整机研制,加强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及材料配套的研发生产。同时,北京正在创新开放低空经济的多元应用场景,围绕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摆渡、城际通勤、特色文旅等,新增10个以上应用场景,在延庆、平谷、密云等区发展低空旅游、飞行体验等产业。

延庆区和丰台区作为低空经济重点发展承载区,通过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搭建、产业集聚等多方面努力,加快构建低空经济产业新高地。延庆区依托八达岭机场和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重点承载区,已集聚了航天时代飞鸿、远度互联、清航装备、航天宏图等9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着力打造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形成超百亿元规模的无人机产业集群,做强北京低空经济新兴产业。丰台区已汇集超过50家涉及低空保障、飞行服务和综合服务业务的企业,其中包括中船海丰、应龙无人机、蜂巢航宇、信德智图等无人机产业的关键参与者。计划未来开发总计200万平方米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并将该园区打造成为低空经济的发展示范区。

2024年5月,北京市经信局发布了《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力争在三年内使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带动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


05 苏州市

苏州市无人机及航空部件制造产业基础雄厚,打造以低空科创智造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苏州市凭借自身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在空天产业链上集聚近350家企业,涵盖碳纤维等新材料、锂电池等新能源、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及精密加工、飞控系统、智能装备、无人机整机等领域,其中无人机整机制造类企业21家。太仓市已落户航空器及其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研发制造、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等低空经济产业领域企业85家,航空航天产业年产值达120亿元。昆山市落位峰飞航空、航天时代飞鹏、昊翔电能、鲲鹏易飞等整机制造企业6家,上游聚集了泽志流体、苏州游鹰、湍流数字等零部件研发设计企业近20家,国重圣尧、若宇检具、鼎镁新材料等材料及配套企业近30家,下游聚集了亿飞航空和智云无人机、裕兴发运输、蒲公英智能等运营服务企业,初步呈现出无人机产业“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集聚态势,产业规模近30亿元。

2024年以来,苏州已签约低空经济项目251个,计划总投资超730亿元。其中,低空制造项目超150个,计划总投资超500亿元。到2026年,苏州将打造以低空科创智造产业为核心,以低空保障产业为支撑,以低空创新服务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力争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500家,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


06 南京市

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基础扎实,以先进智造体系带动低空经济产业稳步发展。

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资源储备雄厚,拥有南航、南理工、南信大以及中电14所、28所等多所涉航高校和高水平科研院所。通过整合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形成低空经济创新矩阵,实现一批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全市低空经济产业主要分布在浦口、白下、麒麟、临空经济示范区等板块,已集聚百家航空航天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占八成,涵盖融通60所、中航金城无人系统、亿维特等无人机及eVTOL整机制造企业,莱斯信息、智慧航空研究院等飞行指挥调度、测绘导航服务企业,2023年低空经济关联产业营收近30亿元。

基础设施方面,南京市计划逐步完善全市低空飞行地面基础设施和低空数字智联网,建成240个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及配套信息化基础设施,开通120条以上低空航线。拓展长江南京段低空智联网与无人机巡检、物联等融合应用场景,培育30个以上具备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场景。到2026年,南京市力争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发展超500亿元,低空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以上。


07 成都市

成都市工业无人机产业基础雄厚,低空经济研发创新活跃,空域开放领域取得巨大突破。

成都市依托航天军工产业基础,成为国内无人机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成都工业无人机产业链已初步建成,工业无人机产业规模年均增速20%以上,大型无人机位居全国第一,工业无人机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前三,工业无人机产业上下游企业共计244家,包括纵横股份、中航无人机、腾盾科技、浩孚科技、航维智芯、时代星光等,主要集中在高新区、青羊区、金牛区等区域,已形成集研发设计、总装制造、运营服务、飞行保障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在空域开放领域成都取得重大突破。成都拥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等功能区,成都淮州机场向外飞行通道已达6条、低空空域面积已达1652平方公里,已构建了17个无人机专用空域,并实现了有人机与无人机同场飞行。


08 合肥市

合肥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正朝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的目标迈进。

合肥市在电池、电机、电控、材料、螺旋桨等产业领域基础扎实,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资源。高新区已聚集了零重力、北斗伏羲、德智航创、羲禾航空、蜂鸟通航等低空企业20余家,并积极谋划打造城市空中立体交通体系。作为国内较早布局eVTOL产业的城市之一,合肥市本土企业零重力科技正在进行eVTOL试飞工作,2023年10月,合肥市政府与亿航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亿航智能提供总价值为1亿美元的各项支持。

合肥市积极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主体,推动低空经济场景创新。计划在2024年基本建成骆岗低空融合飞行试验片区,实现载人eVTOL、货运物流、公共治理等场景全覆盖,初步形成完备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09 芜湖市

芜湖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迅猛,全产业链条完善,集聚效应显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芜湖市聚焦通航整机、无人机及部附件制造、维修和运营等优势细分领域,制定扶持政策。以湾沚区为产业核心区,鸠江区为维修保障中心,弋江区为航电研发中心,形成了低空经济产业“一核两中心”的集聚形态。芜湖市低空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健全,涵盖了整机、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航电系统、航空部附件、运营培训等全产业链条,累计吸引了近200个核心及关联企业入驻,包括中电科钻石飞机、中航华东光电等。亿元以上重点在建项目15个,总投资1047亿元。在谈重点项目36个,总投资207.1亿元。开展低空+观光旅游、高空消防、无人植保、应急救援、气象探测、城市管理等12项低空运营服务,年均完成飞行活动2000余架次。

芜湖市2023年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同比增长26.58%。到2025年,芜湖市计划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国产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超过90%。


10 珠海市

珠海市在通用航空、无人机产业领域已形成集聚优势,未来持续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延伸发展。

珠海市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毗邻港澳,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众多岛屿,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作为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国内率先实现低空飞行的城市之一,珠海充分利用展会经济推动低空经济和产业发展,不断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延伸发展。目前,珠海市在无人机和通用航空产业链已形成集聚优势,高新区已集聚了航宇微、纳睿雷达、海鸥飞行汽车、紫燕无人机、飞拍科技、华迈航空科技等4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上下游企业,涉及无人机飞行器、雷达系统、飞控及导航系统、芯片、电池部件等领域,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2023年相关产值规模达42.45亿元。未来,珠海市将持续推动低空飞行应用场景的拓展,在斗门、海岛等地试点无人机低空领域开放,开通珠海至深圳、陆地至海岛自动驾驶载人飞机航线和无人机物流直航。


11 福州市

福州市低空经济产业正在快速成长,逐步构建起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目前,福州市正在培育“无人机+行业场景”的产业链,推动无人机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计划打造“无人机应用第一城”。福州高新区作为无人机产业集聚地,正在加速低空经济的发展,打造了福州无人机(系统)孵化器,吸引了包括预研佳科技、中京无人机、麦飞科技、纲翼科技等28家优质企业入驻,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蓬勃发展。此外,福州市通过赛事引才、产业引才等新模式,吸引大量人才参与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无人机系统及数据安全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12 武汉市

武汉市通航产业起步较早,无人机产业稍具规模。

目前,武汉市拥有超过200家无人机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了从上游的零部件和系统供应,到中游的整机研发和制造,再到下游的应用服务等整个产业链条。在整机制造领域,有10余家重点企业,如普宙科技、电鹰科技、飞流智能等,它们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2023年6月,武汉市发布了《推进武汉市无人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打造两大产业集群,并培育超过10家具有特色的领军企业。借助汉南机场这一国内领先的通用航空机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致力于建设通航产业园,已经吸引了海直通航、宝利航空等中游服务运营企业入驻。按照规划,到2030年,该园区预计将有超过120家与低空经济相关的企业入驻,进一步推动武汉市通航产业的繁荣发展。


13 无锡市

无锡市制造业基础雄厚,航空产业布局早,低空经济初具规模。

2023年无锡市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表现显著,共有54家规模以上企业,创造了162.7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6.5%。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无锡市的物联网产业已经构建了从信息感知、传输组网到计算存储、应用处理的全链条,成功建立了5G泛低空覆盖网络,为低空设备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宜兴市利用无锡丁蜀机场的优势,已经聚集了33家通航智能制造企业,覆盖了飞机整机研发制造、航空复合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无锡市与亿航智能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共同打造亿航智能eVTOL低空经济产业基地及运营总部,预计将在江苏省内布局首条自动驾驶飞行器载人低空航线。此外,联合飞机航空发动机生产研发总部及其无人直升机产业化基地也选择在无锡高新区落户,总投资额达到70亿元。

预计到2026年,无锡市将形成以丁蜀低空经济产业园、梁溪科技城等试点区域为支撑,以传统通用航空、无人驾驶航空为重点的产业空间布局,目标是实现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14 长沙市

长沙市低空经济产业具备一定基础,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长沙市在通用航空器制造领域积累了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山河智能、航空工业起落架、博云新材等企业在关键零部件技术方面形成规模。招引入驻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智航飞购、亿航天驰等无人机研制企业,总投资额超2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长沙市将建设直升机临时起降点15个,新增低空消费应用场景3个以上。计划新引入20家以上低空领域研发制造应用重点企业,争创全国第三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2022年以来,长沙自贸临空区依托湖南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的政策机遇,围绕通用航空主导产业,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第一城”概念,引进临空偏好型项目80余个,总投资550亿元,引入湖南省通航公司、亿航智能、智航飞购、亿航天驰、蔚蓝航校、湖南鸿翼等通航企业,当前已规划约3000亩通航及无人机产业园。

作为全国首个县级低空经济行动计划,《长沙县长沙经开区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指出,长沙县到2026年底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家,其中龙头企业超过20家,低空经济相关产值达到500亿元。


15 西安市

西安市通用航空、无人机产业优势显著,低空经济产业基础良好、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西安集聚了国内航天三分之一、航空四分之一的科研生产力量,无人机产业链企业300余家,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拥有爱生技术、羚控电子、因诺航空、德鑫智能、君晖航空、科为等一批无人机产业链链主企业。截至2024年2月底,全国通用航空、无人机相关现存企业达6.67万家,西安以2915家位居全国城市榜单第三名。近两年,西安通用航空、无人机相关企业注册量增势明显,2022年共注册553家,同比增长338.89%;2023年注册1082家,同比增长95.66%。

西安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形成通航运营、空中旅游、通勤航空、救援、勘探、播种、医疗援助等多元化发展格局。延伸航空制造业链条,围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技术,聚焦发展通航设备、空域管理与应用的智能安防,以全省无人机资源为撬动点进行技术突破与研发。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完善立体交通枢纽布局,打造以西安为中心布局全国的通用机场网络,为通航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承载平台。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国各重点地区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共同绘制着这一新兴产业的宏伟蓝图。从深圳的无人机产业集群到上海的eVTOL创新研制,从成都的空域开放突破到合肥的低空全产业链集聚,每个城市都在以各种方式,为低空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这些地区的努力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也为国家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完善,低空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低空经济网络,将为实现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空中交通和物流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带来更多创新和便利,为人类探索更广阔的天空开启新的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一个全新的低空经济时代正悄然来临。

友情链接:                

© 2010-2023. CNX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徽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